您的位置:首页 >> 股市名家 >> 文章正文

贺宛男:股市何来激情 黄湘源:对超常态行情保持警惕

加入日期:2020-2-8 8:38:50

  顶尖财经网(www.58188.com)2020-2-8 8:38:50讯:

  导读:
  刘柯:行情一波三折 看清大势方向
  桂浩明:股市做多的底气在哪里
  贺宛男:疫情形势严峻股市何来激情
  宋清辉:新三板高质量发展的三大关键
  郭施亮:流动性支持是本周最大看点
  黄湘源:对超常态行情需保持一份警惕

  刘柯:行情一波三折 看清大势方向
  鼠年第一周的行情让人回味,由于假期外围市场特别是新加坡A50股指期货和港股大跌,大家对2月3日开市的A股并不乐观。实际情况也是如此,周一 A股直接跳空下跌,上证指数跌幅达到7.72%。不过随后几天A股开始强势回升,周线收成一个低开高走的假阳线,周跌幅为3.38%。

  虽然从目前情况看A股的表现还算强势,但很多投资者心里还是在打鼓,此次疫情如此严峻,在部分中小微企业面临经营困难的情况下,A股这次真的可以单针探底结束调整?未来会不会出现二次探底?指数企稳后市场的热点机会将在哪里?

  第一个问题,A股是不是就此一步到位?
  A股此次能在短时间内企稳回升,有一个比较有利的因素,就是时间差。由于春节假期外围市场已经提前预演了这次突发事件对资本市场的影响,因此A股开市以后就是明牌,那就是肯定会补跌。但是连续大跌还是一步到位,这要看外围市场的表现。还好的是,外围资本市场并没有持续下跌,本周一 A股补跌时,港股已经率先企稳,这对A股的支撑作用明显。但需要注意的是,外围市场环境瞬息万变,A股会不会二次探底,在于此次疫情的发展,以及海外市场的反应,这些都是影响A股未来走势的重要因素。

  分析此次疫情对经济的影响,本来春节假期就重叠了传统制造业的停工周期,因此疫情虽然对传统服务业影响较大,但如果从全局情况看,对整体经济的影响也许并不如大家预计的那么厉害。特别是现在的远程智能办公,此次疫情对高科技行业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即便是服务业也要区别对待,虽然大家没有去坐飞机坐高铁旅游,但网络娱乐产业却爆发了;虽然大家没有出门走亲访友,但在线视频、影视和电子商务却受益了。因此,如果一定要衡量此次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应该是此消彼长,比当年非典全面受影响要好很多。

  但是,由于我们目前对此次疫情的认识依旧不全面,对疫情还必须做好心理准备。因此对资本市场的影响也许不是短期可以结束的。而且从个股的实际表现看,虽然本周后半周指数反击比较厉害,但很多个股还没有收复失地,市场还是在积极利用权重股指标股带动指数,希望以此带动整个市场信心的恢复。

  其实从市场角度看,如果再来一次探底,但不跌破前低,这样反复筑底以后的上涨似乎更为有利。我们从周五指数的宽幅震荡也不难看出,目前市场的信心还不是很稳,行情出现反复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

  第二个问题,创业板创反弹新高有什么深意?
  本周A股出现了不小的分化,上证指数明显弱于创业板指数。创业板指数在本周甚至创出了2025点的反弹新高,完全封闭了周一的跳空下跌缺口。 这是历史上不多见的,此前A股几次大跌,市场总是拉权重保大盘,这次为什么将维护市场信心的突破口选在创业板?

  这其实也好理解。首先是此前依靠权重股维持指数平衡的尝试很多都以失败告终,因为目前市场缺信心的不是机构投资者,而是大量的中小投资者,是散户,创业板又是散户云集的地方,容易产生踩踏效应。我们可以看到,主力拉抬创业板的手法与主板几乎一样,主要拉创业板的权重品种,牵一发而动全身。很多创业板公司的股价并没有回补周一的跳空缺口,甚至一多半还是在跌的,但创业板指数很强势,缓和了市场的恐慌情绪,甚至拉动主板缓慢回升。而且就目前市场情况看,主板的权重股很多都是传统消费股,受疫情影响较大,而且股价处于相对高位,很难再起到带动作用,如果一味拉主板权重维护市场稳定,市场还会出现新的资金挤出效应,事倍功半。

  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也表现了主流资金对未来市场的看法,即在大消费的增长空间不大的情况下,市场存量资金也在不断“搬家”,从大消费核心蓝筹向核心硬核科技转移。创业板、科创板集中了大量硬核科技企业,这些企业在目前智能办公、智能制造盛行的情况下受疫情影响较小,也是节前资金重点介入的品种,主力从这个角度去维护市场,既减缓了市场恐慌,也有利于自己仓位的转移。

  第三个问题,A股未来可持续热点在哪里?
  从中长期角度看,此次疫情终将过去,中国经济中长期向好的趋势不会改变,资本市场也会反应这个向好预期。那么,A股未来的热点可能有哪些?从最近资本市场的表现看,硬核科技龙头根本不理会此次波动,屡创新高者不在少数;在线智能产业脱颖而出,5G叠加之下未来可期;大健康产业再度崛起,智能可穿戴有望持续发力。

  首先是从去年下半年开始的自主可控进口替代硬核科技板块。典型代表是半导体芯片产业链、特斯拉产业链,这些板块的龙头品种屡创新高。这是因为机构资金正从传统的大消费中溢出,虽然高价科技股价格不菲,但总市值比起茅台和银行保险股来说,又是小巫见大巫,所以出现了持续性上涨,由此也可见机构资金“搬家”的态度与决心。在这些龙头企业股价不便宜的情况下,市场未来的机会应该在二线龙头的崛起,形成阶梯型科技股炒作浪潮,主流行业还是围绕5G、电子信息半导体硬件及设备、芯片制造产业链。

  第二是远程在线智能产业的爆发。从远程教育到远程医疗,再到云游戏产业,再到人工智能制造。即便没有此次疫情,在线智能产业的爆发也是迟早的事情,因为在5G商用的支撑下万物互联是大趋势。当年非典促成了阿里和京东这样的在线互联网商业巨头崛起,此次疫情将加速催生5G商用下的在线智能产业爆发,未来比较有前途的是基于VR、AR模式的云游戏与在线教育,高清视频和无延迟网络条件下的远程智能办公,新社交环境下的社区在线商业与智能物流配送等。

  第三是大健康产业、环保产业可能成为后疫情时代的中长线投资标的。健康比什么都重要,那么可以实时监测健康状况的在线健康智能可穿戴,保护整个生活环境的环境监测与废物废水处理等都将受到更多的关注。可以预计,未来从宏观角度看,生活环境净化、固体废水处理、公共医疗卫生设施建设将成为新的基建投资方向;从中观角度看,人们对于家用环境卫生处理和相关医疗设备的需求将爆发,甚至取代部分其它生活需求,相关企业将受益;从微观角度看,目前可以实现的在线健康监测就是有相关功能的智能可穿戴设备,主要是智能手表和手环,这个还能与5G商用叠加,很可能成为未来全球性家庭大健康产业的入口和风口。(金融投资报)



  桂浩明:股市做多的底气在哪里
  今年春节长假前的最后一个交易日,受到新冠病毒疫情的影响,沪深股市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跌。在长假期间,疫情又有进一步的发展,这也使得节后首个交易日沪深股市再度大跌。以收盘点位而论,这两天上证综指的累计跌幅达到10.26%,深圳成指的累计跌幅则是11.68%。从纯技术形态来看,已经是一个典型的破位下行格局了。

  此时市场情绪也非常低落。由于企业普遍推迟复工,正常的经营活动受到明显影响,人们对一季度上市公司的业绩大都持谨慎态度。实体经济所遭遇到的困难,无疑是会让本已经有所恐慌的投资者,对股市的后市走势感到更加难以乐观。

  然而,在本周二虽然大盘又是低开,并且毫无悬念地创出本轮调整的新低,但不久以后就展开了反弹行情,当天收出长阳。到了周三,股指在进一步冲高后表现出了某种滞涨的态势,这又不免让一些投资者担心反弹是否就此结束,可从周四行情来看,大盘再度带量大涨,上证综指逐渐靠近2900点,深圳成指基本封闭了周一的向下跳空缺口,创业板指数则是创出了年内新高。 周五大盘宽幅震荡,以本周二以来的日K线组合而言,俨然就是一种牛市格局。

  于是问题来了,在新冠病毒疫情未消,而企业仍然处于大面积停产阶段,股市为什么能够走得如此强劲呢?其得以迅速止跌并不断上涨的底气,又来源于什么地方呢?

  从现在看来,股市之所以有这样的表现,与流动性有着密切的关系。新冠病毒疫情的出现,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是明显的,而且在通常意义上,人们一方面会认为这种影响是相对短期的,但也不得不承认在特定的时点其影响又是很大的。因此,股市受其冲击有所下跌本不可避免,而一般能够想象的走势则是,在大跌以后慢慢企稳,在低位整理一段时间,等待疫情的缓和以及实体经济的逐步恢复。而现实情况却是在下跌以后即刻反弹,且力度还很大。股市的这种走势,似乎与基本面不尽相符,而造成这种局面的,实际主要是来自资金面的因素。很多人都注意到,在节后央行数次启动逆回购工具,在公开市场上投放上万亿元的资金。在当前企业经营活动强度并不高的情况下,这种巨额的资金投放,必然会影响到资金市场的供求关系,从而间接地让股市受益。进一步说,这段时间北向资金大举买入A股,以前很少进行的基金自购也大行其道,盘面上很容易能够看出的确有大资金的建仓动作出现。去年四季度底以来,股市总体呈现向上的行情,但就两地合计的成交金额来说,并没有稳定地达到日均7000亿元以上的能级,而这次长假以后,能量却是迅速放大到了这个水平之上。应该承认,此间股市上的流动性是较为充裕的,事实上也正因为有比较多的资金入市,才导致了股市该跌不跌,反过来强势上涨的局面。

  类似的状况,在十多年前的美国出现过。当时美国受次贷危机冲击,经济一落千丈,美国政府采取了量化宽松政策,一度几乎是无限制地向市场投放流动性,由于实体经济一时还没有恢复,大量资金进入了股市,结果股市率先开始反弹,随之展开了史无前例的长牛行情,并且一直延续到现在。另外在股市上涨以后,实体经济也被拉了起来。当然,中国的情况和美国不同,但现在股市在流动性推动下走强的现象,还是应该仔细研究的。当然,这种主要依靠流动性支持的行情,能否坚持到疫情结束、经济运行步入正常轨道,则是投资者在当前特别需要留意的。(金融投资报)



  贺宛男:疫情形势严峻股市何来激情
  原以为节后开市,至少得连跌三天。

  谁知开市首日大跌逾8%之后,本周后四天,几大指数天天收红。一周下来,除沪综指跌3.38%之外,深成指和中小板指分别仅微跌0.66%和0.62%,创业板指更是大涨4.57%,已创下近三年新高。

  一天多次的权威发布显示,疫情形势仍然严峻,可股市居然激情澎湃,原因何在?

  当然同国家有关方面的支持分不开。包括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两天释放流动性1.72万亿元;财政部发布疫情防控五项税收支持政策,大力减免税收,各级财政已安排疫情防控资金近千亿元,等。问题是,央行财政支持的都是面向实体经济,不可能也不允许流入股市吧?没关系,只要情绪被调动起来了,一切都好说。

  也同境外资金的放量流入,不断买买买有关。数据显示,仅2月3日至6日四天时间,北上资金净流入就近400亿元。而2019年全年净流入也就3500亿元,一周流入400亿,显然超量超预期。可有关信息显示,北上资金净流入较多的个股是格力电器洋河股份平安银行中国平安中国国旅宁德时代等股票。再一看,北上资金青睐的似乎并不充满激情。

  还同节前已经大跌,A股已成全球主要股市之“深坑”分不开……
  如果这波疫情产生于股市高位,高处不胜寒,摔下来可不是一点点。现如今已经跌到地面,再深跌难不成跌进地下室?

  重要的是,当今中国正处于新旧经济转换期:一方面,旧的传统产业、传统产能逐渐被淘汰,但淘汰得非常艰难;另一方面,新产业、新动能开始冒出生机,但充其量只是“小荷才露尖尖角”,还相当稚嫩、相当脆弱。

  本周股市的表现相当形象地证明了这一点。

  我们看到,正是因为疫情,股市中出现了不少鲜为人知的新热点、新行业、新概念。

  受疫情影响,大部分公司员工被迫在家办公,于是,“远程办公”概念成为本周涨得最好的明星,龙头股金山办公一周大涨36.49%,市盈率高达414倍!会畅通讯更是五天五连板。学生暂缓开学,“在线教育”概念大爆发,连全通教育这样被全民抛弃的的巨亏股,也成了香饽饽,抑制不住地拔地而起,尽管公司一再声称“不涉及公司直接面向学生提供在线课程辅导培训的服务”。居民无法外出娱乐,“宅经济”受到追捧,电子竞技概念股趁机活跃,三五互联七连板,该公司不仅全年预亏2.5亿多元,而且实控人股权 100%质押,最近推出的重大重组方案,引来财务总监、董秘等高管辞职,独董根本不知情……尽管如此,还是浇不息连板之火。

  虽然市场看起来激情洋溢,可稍作统计显示,一周上涨个股仅682只,占比18%,下跌3078只,占比81.7%,另有9只个股平盘。同样,证监会分类的56个行业中,仅13个行业上涨,涨幅最高的分别为医疗保健(+7.29%),互联网(+6.67%),仓储物流(+5.64%),医药(+5.28%),软件服务(+4.59%)。

  下跌行业达43个,占比超过四分之三。如房地产(-7.76%),钢铁(-6.72%),证券(-6.24%),有色(-5.73%),石油(-5.67%),汽车(-4.82%),银行(-4.28%),等等。

  谁都知道,上述涨幅较大的都是小行业,小板块,权重较轻,可估值并不低;而跌幅较大的却是大行业,权重块头极大,而估值却很低。

  这就是A股市场当前最大的矛盾和难题:价廉物美的“多数”就是“扶不起的阿斗”,趾高气扬的“少数”又往往是一戳就破的泡泡。

  后市会怎样?在笔者看来,激情可以“激动”一阵子,恐难长此以往。只有当疫情出现拐点,市场也从激情转向冷静,那些只有概念没有基本面支撑的个股,回到它们应该回到的位置之后,才能判断是牛市是不是真的到来了。(金融投资报)



  宋清辉:新三板高质量发展的三大关键
  ■名家思维
  一直以来,新三板融资、流动性都较差,成为制约其发展的最大掣肘,导致许多优质企业加速流失或转板其他市场。据清晖智库统计,截止2019年底,大约有30%的科创板排队企业来自新三板。由此可见,新三板的市场发展环境呈现出冰火两重天的状态,凸显出改革的紧迫性。未来,建议新三板应适当降低投资者门槛以激活流动性。此外,还应该通过优化市场分层、引入更具竞争力的发行制度和更高效的交易机制等举措支持新三板长远健康发展。与此同时,新三板企业自身也需要不断苦练内功,增强自身的造血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除了以上诸多方面,我还建言从以下三方面对新三板进行大力度的改革。

  第一,彻底打破新三板公司相对保守的信息披露情形,进一步提高其信息披露的可读性、实用性,满足中小投资者需求。此前,有一部分新三板公司在披露年报时,甚至连供应商和客户的名字都不提及,导致投资者无法据此调研走访,一些潜在的投资者也无法据此进行案头分析工作。事实上,由于新三板公司所处细分行业较为多元,投资者在获取信息方面,往往面临着获取成本较高以及信息针对性和有效性不足等一系列问题。因此,进一步消除冗余信息,增强信息披露的可读性、实用性和有效性,是必须迈过去的一道坎儿。这不仅是为了降低投资者的信息收集成本,更是为了保障投资者的知情权。

  第二,进一步加大挂牌企业财务造假的处罚力度,重塑新三板企业的整体形象。近年来,针对一些“垃圾公司”,新三板一直都保持着严厉的监管态势,并通过大力打击财务造假、大股东违规占用等违法违规行为,极大地促进了市场生态净化,让新三板已经初步走上了长期健康发展的道路。但是,由于违法成本过低,致使一部分新三板企业为了快速扩张等诸多原因而迷了心窍,选择铤而走险。例如新三板公司华新能源,曾在两年时间里共计虚增营业收入和营业利润分别达8.63亿元、2.64亿元,但该公司及5名核心高管总共被处罚不足百万元,让资本市场对此瞠目结舌。显然,此举无疑严重影响了新三板企业的整体形象。

  实际上,只有加速新三板市场的出清行动,市场才有望形成良好的秩序,新三板才能长远健康发展。未来,建议新三板监管部门进一步加大财务违法违规的惩处力度,让各个市场主体充满敬畏之心。此举不仅仅是为了正本清源、重塑监管权威,更是为了匡正市场制度、保护投资者切身利益。

  第三,建议对挂牌企业按照沪深交易所的标准进行严审,并重点强化信息披露和财务质量。我观察到,随着新三板精选层核心制度近期落地,不少新三板企业有望直接享受到资本市场红利,多家新三板公司因此纷纷迅速响应,暂时没有条件的甚至创造条件也要争上精选层。精选层的吸引力显而易见,未来甚至有望逐渐做成主板市场,被资本市场所认可。但是,要想走到主板市场的“江湖地位”上,这就需要精选层进一步注重挂牌企业的质量,而不是挂牌企业的数量。未来,建议监管层可以按照不低于沪深交易所的标准进行审核,以逐渐把新三板建设成为真正的中国版纳斯达克。

  新三板全面深化改革加速,极大地鼓舞了挂牌企业与有意登陆资本市场企业的信心。对一家拟挂牌的企业来讲,密切关注新三板改革政策是对的,但企业更应该专注主业,做好业绩才是首先要考虑的事情。令人倍感欣喜的是,经过多年发展,目前新三板挂牌企业有进有退已经成为常态,而登陆新三板的诸多企业也获得了资本市场的“淬炼”,这对于企业的规范发展无疑具有正面意义。与此同时,在经历了2019年市场的跌宕起伏之后,资本市场及投资者对挂牌公司盈利能力和资产负债状况的信心正在不断恢复,这让不少新三板企业坚定了高质量发展的决心,使它们磨练出来了穿越周期的能力。

  当前,一批高成长性的新三板企业已崭露头角,正牢牢抓住资本市场大发展的时代契机,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稳步前行。(金融投资报)



  郭施亮:流动性支持是本周最大看点
  关注疫情对股市的影响
  待疫情冲击影响逐渐减弱,各行各业逐渐恢复生产,结合政策层面上的积极推动,相信国内经济的回暖速度也是非常迅速的。作为经济晴雨表的股票市场,敏锐精明的资金早已意识到这是一个抄底的绝佳机会。

  鼠年的A股走势特别活跃,在不到一周的交易时间内,市场大起大落,股民的心情也从悲观转变为乐观。

  纵观最近一周A股市场的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运行特征。

  其中,股市波动率明显增加,先是2月3日的长阴下行,后来却出现了连续中阳回升的走势,本周A股市场的波动性明显超出预期。

  再者,深强沪弱是本周市场的显著特征,尤其是创业板市场,更是完全回补了2月3日的跳空缺口,并一举突破前高位置,强势运行格局尤为突出。

  与此同时,以银行、保险、券商以及周期板块为代表的权重股,出现了明显滞涨的走势,但与之相比,医疗生物及科技板块却持续攀升,两极分化现象颇为明显。

  此外,则是在本周交易时间内,A股市场基本上维持高活跃度的成交量水平,在近期股市接连反弹的过程中,沪深市场日均成交量基本上保持在8000至9000亿的水平,较节前的日均成交量能明显增加。

  在鼠年首个交易周,A股市场整体上保持平稳运行的姿态,在稳定市场等方面,近期A股市场的表现确实明显转强。与此同时,在股票市场日均成交量能显著提升的背后,仿佛又现当年全民炒股的迹象,在疫情拐点尚未得到有效确立之前,留守在家无疑成为了多数人的选择,但这却或多或少促进了投资者炒股的热情。

  从技术派的角度思考,在股市急跌之后,即使出现技术上的修复反弹,但按照以往的市场运行规律,反弹之后仍可能存在二次探底的需求。由此一来,在A股市场连续收出中阳线之后,市场投资者更担心股市二次探底的到来。

  然而,从近期A股市场的活跃度与流动性状况来看,A股市场似乎选择了V型反转的走势,但从稳妥的角度出发,股市通过二次探底打牢市场的底部根基,也许更有利于后续市场的上涨行情。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市场本身具有自我调节的需求,几乎谁也不能够预测市场下一步的走向,所以,我们需要敬畏市场、尊重市场。

  值得一提的是,与前几年的股市急跌行情相比,这一次股市的急跌走势却有一定的突发性。与此同时,在股市大幅调整的背后,却是建立在A股平均估值偏低的基础之上,且随着A股上市公司年报的陆续披露,未来市场的估值水平也会发生调整。由此可见,针对此次股市的大跌走势,还是获得了政策及估值等因素的支撑。

  作为近年来比较活跃的外资,同样看到了A股市场的估值优势,从本周的资金流向分析,外资资金仍然属于持续净买入的资金,对A股市场看好的态度还是比较坚定。受此影响,部分公募基金及产业资本也先后掀起了加仓与增持的热潮,并为市场带来一定的新增流动性补充。

  如今,创业板市场已经完全修复了缺口位置,主板市场距离缺口位置也仅有一步之遥,市场的强势走势也出乎了不少人的预期。但是,归根到底,还是离不开持续活跃的流动性支持,量价先行,持续高度活跃的股市成交量成为了股市持续走强的关键因素。退一步思考,若股市日均成交量显著萎缩,且具有一定的持续性,那么也将会是市场行情熄火的时点了。

  虽然疫情数据拐点仍未得到真正意义上的确立,但在疫情的影响下,不少行业的一季度经营利润也会受到或多或少的影响。不过,针对突如其来的疫情,终究还是具有阶段性乃至短暂性的特征,战胜疫情也是时间上的问题。由此可见,待疫情冲击影响逐渐减弱,各行各业逐渐恢复生产,结合政策层面上的积极推动,相信国内经济的回暖速度也是非常迅速的。作为经济晴雨表的股票市场,敏锐精明的资金早已意识到这是一个抄底的绝佳机会。(金融投资报)



  黄湘源:对超常态行情需保持一份警惕
  在出台和落实相关措施的同时,保持高度警惕,坚持底线思维,既要缓解市场的恐慌情绪,更要注意避免对投资者形成不适当的误导,千万不能给惯于寻隙渔利的国内外投机资本提供更多割韭菜的机会。

  市场在鼠年一开盘逾3000只股票跌停的情况下,连续多天出现强势反弹。面对这种走势,投资者千万不要被一时的假象蒙蔽了眼睛。这并不是单纯的信心问题,而是有没有理性的问题。对防疫抗疫必胜的信念同对行情走牛的信心不可混为一谈。

  此次的新冠肺炎疫情非同寻常。党和国家在防疫抗疫上的全力以赴虽然极大地增强了全国人民夺取防疫抗疫胜利的信心,也为挽回疫情所带来的损失争取了时间并创造了很多有利的条件,但假日效应的缺失给餐饮、旅游、客运等诸多行业所带来的损失毕竟是客观存在的。

  在这次股市开盘之前,根据证监会的说法,在银行间市场、外汇市场、债券市场都将于2月3日开市的情况下,如果股市单方面休市,可能导致跨市场交易的投资者出现流动性困难,金融体系的正常运行会出现障碍。股市休市时间越长,积累的各种压力会越大,不稳定因素会更多。复盘伊始个股就如此大面积的大跌如果正是对于春节假期期间国际市场所发生的多重跌盘的连锁反应,那么,显然也没有理由认为这种补跌可以一次就跌个够。无论如何,这既不符合常识,也不符合当前身处如此困难而复杂环境的中国股市本身的实际。如此大面积跌停,尽管不到一天就发生“突如一夜春风来,千株万树梨花开”的反转行情,但并不意味着市场存在不救市也会自我奋起的内在动力。行情的超常态表现是不是足以为某种单一的倾向性判断提供有多长久的持续性依据,显然还有待更多时间的检验。从稳定市场的要求出发,重要的是在出台和落实相关措施的同时,保持高度警惕,坚持底线思维,既要缓解市场的恐慌情绪,更要注意避免对投资者形成不适当的误导,千万不能给惯于寻隙渔利的国内外投机资本提供更多割韭菜的机会。

  不能不看到,在市场连日来的买进卖出之中,北上资金的活跃表现显然是相当抢眼的。我们的市场往往喜欢将这种活跃的表现解读为国际资本对中国资本市场的看好,越是人们喜欢将事情一味地朝着有利的方面去想,越是容易为他人制造浑水摸鱼乱中取胜的机会。事实上,北上资金在过去一段时间里的表现,也并非那些喜欢戴着有色眼镜去解读市场现象的网络股评家所描述的那么单纯和那么正能量,往往在你认为他对行情看好的时候他却突然跑了,而在你对他们的表现有所失望的时候他却突然又来了个逢低买入。也就是说,国际资本的行为有其自己的逻辑,绝不可能单纯以迎合他人的利益为其出发点。以是论之,某些机构将灾难性的疫情说成黄金坑的说法令人难以接受。对股市在严重疫情冲击下势所难免的暴跌非但一点也不心疼,反而还视之为投资的黄金坑,这或多或少的有点有违人性。不过,从资本嗜血的本性来说,也并不值得大惊小怪。简单地将蝙蝠洞当成黄金坑,尽管不妨可以被说成是对防疫抗疫有信心的表现,但如果冲高回落将是无可避免的大概率事件,那么,对于一开始被防不胜防的暴跌跌得体无完肤手无寸铁的普通投资者来说,过于匆忙的逢跌买入,又怎能说是一点问题也没有呢?他们在国内外投机资本这种蓄意的布局面前,除了被动被动再被动的随波逐流之外,又能有什么还手之力呢?这种越是为大多数普通投资者无法有所取的市场行情,除了越是为国内外投机资本所喜闻所乐见之外,无论对于防疫抗疫还是实体经济相信都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好处,反而有可能因为乱了人心而乱上添乱,雪上加霜。倘若我们的股市由于被投机资本过度透支而再次陷入难以控制的过度波动格局,又将如何正确发挥和体现股市服务实体经济的功能并更好地去支持防疫抗疫呢?可是,为什么有些人却如此这般地乐意为他人作嫁衣裳呢?这难道不值得我们去深思和警惕吗?(金融投资报)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