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四大证券报精华摘要】8月18日

加入日期:2020-8-18 8:13:14

  顶尖财经网(www.58188.com)2020-8-18 8:13:14讯:

  四大证券报内容精华摘要如下:

  中国证券报

  ·融券余额创新高偏股型基金仓位大幅下降

  8月14日两市融券余额达到621.39亿元,创下历史新高。与此同时,偏股型基金仓位整体下降3.73个百分点。对于后市,机构分歧较大,有基金经理表示,今年以来已赚了较多,三季度将进行一定的减仓;但同时也有基金经理称,行情会扩展到优质股票之外的资产类别。

  ·掘金细分行业龙头券商8月调研扎堆消费及机械化工

  从科技到医药再到消费及机械化工,今年以来,券商密集调研的板块持续变动。数据显示,截至8月17日,8月以来已有92家券商调研60家上市公司,合计调研次数达466次。光大证券中金公司国泰君安等券商调研积极性较高。从板块看,券商对大消费、机械、化工类行业公司调研热情明显升温。从券商调研眼光看,8月以来,被调研公司逾半数股价上涨,最高的累计涨幅已超过37%。展望后市,券商认为,相关板块景气有望继续复苏,建议关注行业细分领域的龙头标的。

  ·公募角逐“中报预期差” 紧抓业绩主线

  8月17日A股市场普涨,大金融板块强势崛起,助推两市成交金额重上万亿元。部分公募认为,随着投资者对经济恢复的信心不断强化,以及场外资金的持续流入,股指有望持续震荡上行。在当前中报密集披露的背景下,后市布局应围绕中报业绩来展开,超额收益的主要来源在于中报业绩预期差。

  上海证券报

  ·700多家公司披露半年报业绩逾半数盈利同比增长

  截至8月17日,沪深两市已有732家公司通过半年报、业绩快报等方式披露2020年上半年业绩。其中,647家公司实现盈利,占比为88.39%;408家公司盈利同比增长,占比为55.74%,各项指标均较一季度明显改善。A股上市公司是中国经济的中流砥柱,透过其优异的业绩,可以看到中国经济正重回稳健发展的轨道。经历了特殊的一季度后,中国经济在二季度快速回暖,展现了强劲的韧性和活力。

  ·大型券商入局公募行业国泰君安资管递交首份申请

  中国证监会网站显示,8月14日,上海国泰君安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下称国泰君安资管)递交了开展公募基金管理业务资格申请,成为“一参一控”限制放宽后,首家申请公募牌照的券商资管机构。公开资料显示,目前有13家券商拥有公募牌照,包括东证资管、浙商证券资管、华融证券、山西证券、国都证券、渤海汇金证券资管、东兴证券、中银国际、北京高华证券、财通证券资管、长江证券资管、华泰证券资管和中泰证券资管,多数属于中小型券商。业内人士表示,随着“一参一控”的放开,未来或有更多大型券商入局公募行业。

  ·“造星热”遭遇离职潮基金经理离职数创近五年新高

  随着公募基金业绩节节攀升,越来越多的绩优基金经理选择另谋高就。数据显示,截至8月16日,今年以来已有164名基金经理离职,离职人数创近5年来新高,仅次于2015年牛市时的222名。与此同时,希望打造爆款产品基金公司仍热衷于“造星”。当“造星热”遇到离职潮,基金公司不得不深思,“造星”这种模式是否有利于公司长期发展。

  证券时报

  ·创业板注册制整装待发各路资本翘首以待

  8月14日,深交所发布消息,创业板注册制首批公司上市时间为8月24日。截至目前,创业板注册制下已有18家首发公司完成新股发行,静待上市时刻。这18家公司原计划募资合计156.82亿元,最终募资金额达200.66亿元。值得注意的是,这18家公司中,有7家公司曾在新三板挂牌,1家公司曾在宁波股交中心挂牌。此外,这18家公司中,不少公司曾获得过知名私募股权基金投资,股东名单中也有A股公司及其关联方现身其中。

  ·铝价上演V形反转上市公司业绩企稳回升

  经历年初因全球疫情带来的铝价大幅暴跌、行业普遍亏损后,二季度以来,国内铝行业迎来了商品价格迅速回暖的市场景象。从近期相关上市公司财报数据来看,铝价的上行已缓步平滑一季度亏损带来的冲击。现货市场上,上半年铝价也走出了大“V”走势,且触底反弹的过程异常顺利,从12000元/吨跨越到15000元/吨只经历了三个月时间,目前铝价已完全超越了去年的最高价格。

  ·爆款基金再现中欧阿尔法吸金超500亿元

  据记者了解,17日中欧基金旗下中欧阿尔法迎来首发,来自渠道消息显示,认购资金超过500亿元,是近期吸引认购资金最多的权益类基金。该基金募集上限为80亿元,将实施比例配售。至此,8月份以来,新基金募集金额已超2300亿元,权益新基金募资超过1200亿元。

  证券日报

  ·金融业对外开放瞄向更高层次外资“超配”A股成共识

  我国金融改革正按照自主、有序、平等、安全的方针,在确保金融主权的前提下,向更高层次的金融开放迈进。随着今年6月份三大国际指数完成首轮“纳A”进程,这不仅意味着A股对外开放层次的加深,同时也为A股市场带来较为可观的增量资金。值得关注的是,得益于目前A股对外开放程度的持续加大以及其自身低估值等吸引力多方面因素加持,“超配”A股似乎已成为境外资金的普遍共识。

  ·公募备战创业板注册制正酣相关主题基金扩容不断

  日前,深交所宣布,计划于8月24日组织创业板注册制首批企业上市。作为专业机构投资者,公募基金正积极备战。继6月28日首批4只创业板主题基金正式获批后,截至8月17日,已有11只创业板主题基金正式发行;21只相关主题基金产品已经向证监会递交申请材料,还有更多的指数型基金排队待审。

  ·年内新发基金超1.84万亿元 42只“爆款”自带三大特征

  数据显示,截至8月16日,今年以来已经成立922只新基金,募集资金合计超1.84万亿元,再创纪录。记者统计发现,已有42只爆款基金(即1至3天内发行结束的规模在50亿元以上)成立,这42只爆款基金蕴含着三大特征:一是分布在23家中大型基金公司之中,小型基金公司很难“分一碗羹”;二是权益类基金挑起了爆款基金的“大梁”,占比九成;三是以优质龙头、科技成长为主打的两类新发基金更受投资者青睐。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