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公司信息 >> 文章正文

丹化科技三连板!供需失衡下下游原料PBAT涨价15%,史上最严限塑令带火可降解概念,千亿市场企业争相扩产

加入日期:2021-1-19 21:04:39

  顶尖财经网(www.58188.com)2021-1-19 21:04:39讯:

  金融界网1月19日消息 2021年1月1日,史上最严限塑令正式施行,全面禁止生产、销售部分塑料制品。

  各大购物场所的一次性塑料袋逐渐退出市场;奶茶店的塑料吸管全部更换为纸吸管;肯德基的塑料勺换成了木勺;快递要逐步停止使用不可降解的塑料包装袋、一次性塑料编织袋,减少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胶带等等。

  随着最严限塑令在全国范围内落地,市场对于可降解塑料的需求大增。可降解塑料板块也因此涨幅居前,仅1月18日单日涨幅就达到了5.88%。

  1月19日早盘,可降解塑料相关概念股持续活跃,丹化科技(行情600844,诊股)实现三连板;大东南(行情002263,诊股)截至午间收盘已四连板,但下午开盘后一度跌至3.83%;莫高股份(行情600543,诊股)、齐翔腾达(行情002408,诊股)、冠豪高新(行情600433,诊股)、银禧科技(行情300221,诊股)等多只个股大幅跟涨,涨逾5%。

  多地纷纷推出升级版“限塑令”

  据了解,塑料在自然条件下的分解速度非常慢,一般都要几百年。白色污染混在土壤中,会影响农作物吸收养分和水分,增塑剂和添加剂的渗出物会污染地下水,当做垃圾焚烧又会产生有害气体,污染空气,损害人体健康。

  然而,随着塑料应用的日益广泛,环境承受的压力也在逐渐加大。限制传统塑料的使用,推进可降解塑料级的研发也愈发得到重视。

  经过2020年一年的准备期,国内已形成了“禁塑限塑总规划-分管部门的禁塑限塑政策-可降解塑料产品检测标准-地方禁塑限塑政策”的多层政策体系。

  2020年内,已有多个省市做出响应,密集颁布塑料污染治理文件。

  今日早间,深圳也出台了升级版“限塑令”,从2021年开始,将全面禁止商场、超市等场所及餐饮打包外卖服务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和塑料餐具。

  愈发严苛的管制,使得一些重点地区的不可降解塑料产品正在梯度退市。但塑料袋已经成为了老百姓(行情603883,诊股)生活中的必需品,市场短期之内出现的空白是不可忽视的。

  替代品供不应求,PBAT涨价15%

  “禁塑并非禁止整个塑料工业,而是通过可降解材料对部分不可降解材料进行替代和改善”,中国塑协副理事长马占峰如是说。

  我国是全球塑料生产和使用大国,塑料制品的使用需求无法遏制。智研咨询研报显示,2019年我国塑料制品总产量为8184.17万吨,需求量为6805.38万吨。据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统计,我国平均每天使用塑料袋约30亿个,截至2019年,塑料袋年使用量已超过400万吨。

  不可降解塑料袋退市之后,急需替代品进行填补。目前来看,纸制品和可降解塑料是当下最热门的替代产品。但由于短期需求量的直线爆发,都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纸制品价格便宜、易于腐化,且通过对纸制品的回收利用还可以同时起到节约木材消耗的功用,但使用质感不佳。可即便是这样,不少吸管经销商门前也已经出现了订单排队的情况,现在有的工厂订单就已经排到了4月份。

  而对于最受期待的可降解塑料,在目前的技术水平下,生产成本仍较高,难以在短时间内替代大量的不可降解塑料。据统计,其下游原材料PBAT的价格已从2020年12月初的2.3万元/吨上涨到了2.8万元/吨,有的厂商甚至抬到了3万元,涨幅达15%。

  市面上已经投入使用的可降解塑料袋也涨价近15%,家乐福、沃尔玛等大型商超的可降解塑料袋价格比不可降解的也贵了一倍以上。

  天风证券(行情601162,诊股)指出,过去塑料制品的供给以满足出口需求为主,但随着内需市场的全面打开,可降解塑料行业供需矛盾加剧。

  千亿市场规模,企业争相布局

  在禁塑限塑政策的推动下,国内可降解塑料需求将稳步增长。据华安证券(行情600909,诊股)测算,到2025年,我国可降解塑料需求量预计为238万吨,市场规模可达477亿元。

  限塑令施行前,可降解塑料在我国的市场需求为4.2万吨。在政策落地后,快递、外卖、农用地膜和包装塑料袋领域可降解塑料空间分别可达到92万吨、22万吨、40万吨和44万吨,合计198万吨,对应市场超300亿元,市场增长空间达45倍。

  天风证券指出,长期来看,可降解塑料存在千亿元级的市场空间。

  面对巨大的市场空白,相关企业开始积极布局。据统计,我国2020年新增可降解相关企业达到近2300家。各上市公司纷纷在互动平台透露进军可降解塑料产业的计划。

  金丹科技(行情300829,诊股)在2020年半年报中提到,公司未来3~5年将规划设计建设10万吨PLA(聚乳酸)工程项目。

  2020年底,中化国际(行情600500,诊股)公告拟在扬州化工园区发展可降解塑料等材料产业;南京聚隆(行情300644,诊股)、紫江企业(行情600210,诊股)、永冠新材(行情603681,诊股)、联泓新科(行情003022,诊股)、道恩股份(行情002838,诊股)等企业也纷纷表示将研发/投产可降解环保材料;

  恒力石化(行情600346,诊股)旗下子公司自主研发的PBS类生物可降解聚酯新材料项目一次性开车成功。有分析指出,该项目投产后,公司产能将跃居国内前三,预计为恒力石化增加年收入6-7亿。

  金发科技(行情600143,诊股)更是公开表示,不管是在产能上还是在销量上,金发科技都是A股降解塑料的龙头。公司目前拥有生物降解聚酯合成产能6万吨,并配有专业生物降解塑料改性生产线,产品涵盖PBAT、PBS、PLA树脂及相关改性材料,同时有6万吨PBAT生产线将于2021年投产。

  进入2021年,上市公司抢滩可降解塑料市场的局面仍然持续。

  1月16日,国内高分子材料龙头道恩股份已与中纺院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并拟计划投资建设12万吨/年生物可降解树脂(PBAT)项目,项目分为两期,一期6万吨/年。18日晚间,公司又发布公告称,拟投资5亿元在珞璜工业园建设道恩高分子材料西南总部,作为改性塑料等产品生产基地及研发中心,项目达产后预计年产量约15万吨,年产值约15亿元。

  据天眼查APP资料显示,道恩股份成立于2002年,目前已掌握了可降解塑料技术,形成了系列产品储备,部分产品已完成产业化。其中2个系列材料已取得欧盟TUV生物降解认证,下游客户制品(包装袋)已取得欧盟、日本、美国等多种认证,并已实现了小批量出口。

  1月18日,恒逸石化(行情000703,诊股)也在互动平台上表示,公司将积极投入可降解塑料的研发。

  但在一段时间内,尽管上市公司积极扩产,未来的供给仍将受限。机构指出,目前国内PLA在建及规划产能197.6万吨,但大部分产能由于丙交酯壁垒可能无法投产。2021年预计国内PBAT产能释放约20万吨,供给受限格局下预计产品价格将维持高位。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