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水源资产创始人刘明月认为,投资投的不是筹码,而是一家家的公司,买入公司后不能时刻想着卖,要深度思考它的价值,投资要注重长期持续的复利。
善水源资产创立于2018年4月,成立以来凭借良好的年化回报、较低的回撤获得投资者的关注。“善水源”取自《道德经》——“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在创始人刘明月看来,投资亦如善水,可柔可刚、品善为先、心如止水、源源不断。
作为善水源资产的核心人物,刘明月在资本市场已有17年的从业经历,尤其是在公募基金广发基金的高光时刻,凭借优异的业绩成为当时凤毛麟角的明星基金经理。
近日,刘明月道出了自己的投资成长史。从一名偏爱数理化的任性淘气少年到名牌大学工学毕业生,从一名机械工程师华丽转身金融硕士,再从诚惶诚恐的实习生到十余年的头牌公募基金投研历练,刘明月获得的投资经验和教训都刻骨铭心。比如在做周期股研究时,他感慨“周期股的周期来时让一切成长股显得逊色,但周期去时也让人痛不欲生”;在回忆2012年前后做成长股投资时得出“无论周期还是成长在不同的时代估值不尽相同,要放在时代背景下掌握估值的艺术”的结论;在2015年的牛熊急速切换中,他深刻领教“泥沙俱下的行情需要空仓,波动行情则严选个股”;创立私募事业后,他总结,“相对收益和绝对收益是两种不同的思维模式”“选择一只股票,要对它进行360度的穿透,穿透过去才能更准确地预测未来”“不买一只股票不代表我没有研究过,正因为研究得深入透彻才能自信地放弃”“我们投的不是筹码,而是一家家的公司,买入公司后不要时刻想着卖,要深度思考它的价值”“投资要注重长期持续的复利”……
在这些感悟的基础上,刘明月希望带领善水源资产实现更稳健的发展,为投资者带来稳定持续的复利回报,成为国内领先的私募基金管理公司。
第一次“投资”选择
问:为什么会选择金融这个方向?是受家人的影响吗?
刘明月:家中没有任何亲朋好友从事金融行业,但我从小对数字和数学就比较敏感,数学总是100分。到了高中时期,自己的数理化成绩比较好,在当时的社会环境,大学就理所当然要在理工科中选,后来可能认为工学好择业,自己选择了华中理工大学(现华中科技大学)的工学。
大学毕业后,自己来到广州,先后进入广州冷机、美的集团研究所工作。因为学的是流体机械及流体工程专业,便从事了智能与低温技术的研发。
那时的工作就是拆解冰箱压缩机和空调系统,换零部件、改变参数、做实验,每天在实验室和生产车间穿梭。渐渐发现自己知识储备日益不足,于是我决定通过考研来改变现状。
当时也没想过要考金融,还是在准备原来的专业方向。恰好此时,有个同部门的研究生告诉我说,“你如果还是考压缩机方向,那我的今天就是你的明天”,这句话对我影响很大。
与此同时,有位在大亚湾核电站工作的“学霸”同学正备考中山大学金融学专业,我想“学霸”选的专业应该不会错,仔细斟酌后我便决定破釜沉舟,把广州冷机给我的一点原始股卖掉作为未来的学费,最终如愿考上了金融学专业研究生。”
广发十年造就对“周期”的研判
问:当初是怎样的机会,你选择去了广发基金?
刘明月:2003年,当时金融系毕业生最好的选择就是去公募基金,通过我的求职战术,最终获得了去广发基金实习的机会。那时广发基金刚刚成立,百业待兴,我是第一批实习研究员,被分配看周期品。虽然公司刚刚成立,但一切考核体系都是参照广州成立最早的易方达基金,各方面选拔都很严格。
在实习期我花了七八天的时间专心撰写了一份关于钨行业的深度分析报告,推荐的个股是厦门钨业,还要面对着公司所有的基金经理和管理层领导阐述报告。恰巧当时广发基金的领导就曾是厦门钨业的保荐人,如果分析不到位就立马会被拆穿。好在最后顺利完成,还获得了当时分管投研的朱平总的赞许,他评价“这份报告已经达到中级研究员的水平”。就这样,我作为首批研究员进入了广发基金研究部。
回想起来也很感慨,我在学校的时候从未炒过股,连账户都没开,K线图也没看过,就是一张白纸,系统训练完全是从广发基金开始的。
问:进入广发基金后,你的主要研究方向是什么?
刘明月:进入广发基金后,我先是从事有色金属研究,挖掘的第一个牛股是宝钛股份。当时通过行情系统看到有色金属行业涨幅不错,就去看基本面,然后去上市公司调研。记得刚关注该股时的股价只有5块钱,报告写完就涨到7块了。公司在10块钱的时候大举买入,2007年最高时涨到88块,涨了10倍。
那时是大宗商品投资的黄金时代,铜、铝、锡等出现了一批大牛股,也是在那一段时间,让我对周期股的理解刻骨铭心,同时也让我见证了周期股的魅力和杀伤力。
刚开始随着金属价格上涨,上市公司基本面超预期,股价波动上升,其上涨之快让一切成长股都显得逊色,但随着价格回落,上市公司股价一泻千里,又让持有它的人痛不欲生。
大宗商品是强周期股,我同时还研究机械行业,机械可以定义为技术周期股。机械行业有很多细分的子行业,工程机械、重型机械、矿山机械等,每个机械都是一个子行业,每个子行业景气度不同,投资逻辑所处的阶段也不一样。这类技术周期股,技术壁垒一旦突破,供求关系发生逆转,行情就结束。
后来我接手了研究部的管理工作,既要研究宏观策略,还需要对各行业做一个对比,于是增加了医药、食品饮料、传媒等行业,研究的广度扩大了。
问:在广发基金这些年,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刘明月:跟踪宏观策略一年多对我的帮助很大,我对估值对比、行业配置、组合管理也有了概念。在做研究员的时候,我几乎每年都能获得比较高的内部评分,排名也保持领先。2009年开始做投资,像每个初出茅庐的基金经理一样,起初半年多的时间里我进行了一段高强度的学习,经常熬夜看报告,将各行业代表公司的报告都深入研究了一遍,对公司的估值和行业的景气度增加了一些认识。
在投资中,自己也不断复盘总结分析,对价值、成长、周期、强周期、技术周期做了区分,对空间、壁垒、治理结构、团队等选公司的标准有了一些辨识,价值投资体系慢慢形成,偏好成长的投资风格也逐渐凸显出来,通过选股来赚业绩成长的钱。
我管理的第一只代表性基金——广发聚瑞(2012年获评三年期金牛奖)发行时规模达到70亿元,到后面管理的3只基金规模总计超过100亿元,从而使自己获得了管理大资金的能力。在管理广发聚瑞期间,自己也投资了一批表现较好的公司,包括海康威视、大华股份、金螳螂、东方园林和一些白酒股等,在当时都有过比较强势的表现。
如今回顾来看,自己的投资体系得到不断进化,从强周期的大宗商品入手,到周期性较弱的机械,再到策略涉及全行业,最后聚焦成长。能同时拥有这些经历的投资经理目前在行业里可能很少。
股灾历练学会重视“仓位”
问:在加入中欧基金没多久后就遇到了“股灾”,怎么看这一段经历?
刘明月:出于职业规划的考虑,我在2014年10月向广发基金提出了辞职,随后加入中欧基金,管理的第一只基金是。这只基金是2015年1月底成立的,到当年6月份,基金净值从1元涨到2.142元,净值上涨114.2%,超越上证指数63.7%。
由于净值表现优异,到2015年5月,该基金规模冲到了150亿。但此时恰逢市场高点,一个月后便遭遇了股灾,基金净值跟着回撤。
我当时看好并重仓了“互联网+金融”,系统性风险叠加金融向下周期,在当年6月至9月期间基金净值回撤超50%。后来自己总结了两点教训,一是公募基金最低仓位限制且业绩考核标准为相对收益原则,无法通过降低仓位来规避净值随市场快速下跌而大幅回撤的风险;二是看好的“互联网+金融”行业受到超预期的监管收紧政策的影响,板块下跌幅度超过大盘整体。
在9月份市场见底后,自己便重新精选了行业和个股,基金净值也得以快速提升,到年底净值上涨了 53.2%,再次超越大盘。
从2015年全年来看,该基金仍然取得了累计收益 30.4%的成绩,同期上证指数上涨8.5%,获得超额收益 21.9%,在经历建仓期、市场大幅波动的情况下,仍取得了较好的超额收益。
2015年的投资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在泥沙俱下的行情中,“仓位控制”很重要,仓位控制精准,就能够有效降低市场系统性风险。
问:后来又是因为什么原因,离开了中欧基金?
刘明月:2016年以后,因为遇到了一些其他事情,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倾注在基金的管理上,直到12月还是不能集中精力关注组合,出于负责任的态度,就卸任了基金经理。
虽然投资不尽如人意,但我对自己的投资能力从来没有怀疑过,也没有动摇过自己对投资的信心。总结起来,在广发基金的5年熊市里,其实仍然有结构性机会,通过自己精选个股,每年仍能获得少量收益,如5年获得1倍的超额收益;但是2015年是“泥沙俱下”的行情,如果仓位没有调整,业绩很难做好。我个人认为,在结构性行情和牛市中不用太关注仓位,但是如面对2015年和2018年的系统性风险,降低仓位是很有必要的。
私募创业成就“价值”
问:在你过去的投资经历中,最有代表性的案例是什么?
刘明月:具有代表性的两个成功案例是投资了安防行业的海康威视和大华股份。
这两家公司属于有技术壁垒的公司,2010年我预判安防行业空间会非常大,从治安管理到医疗教育等,行业扩展需求很大。地域空间上,有从省级城市到三四级城市普及的趋势。从行业竞争格局来看,行业第三与海康和大华的差距相当大,它们的过往业绩、团队、治理结构都不错,未来业绩持续增长的概率也很大。唯一的问题就是市场认为估值水平偏高,PE 25倍,比煤炭都高了10多倍。
但我个人判断这个估值水平并不高,因为他们成长持续的时间够长,给25倍至35倍是可以的。后来也证明这个判断是正确的,它们的业绩一步一步兑现,从2010年年报到2013年报,这两家公司PE区间在35至65倍,中枢50倍,估值一直比较稳定。
问:离开中欧基金后的一段时间,你在做什么?
刘明月:离开中欧到创立善水源资产的这段时间,除了调养生息,自己也体会到了远离市场的感觉。这段时间对人生也做了一些沉淀,进一步思考了如何做研究、如何做投资。学习了一家公司从亏损到转折到成长再到蓝筹的过程,学习不同阶段的公司会有不同的投资逻辑。
我也思考了如何在绝对收益的前提下赚取相对收益,又重新看了一遍投资相关的经典书籍,比如巴菲特、费雪、彼得林奇、黑石的成长史等等,也读了人文、历史方面的书籍,对人生的价值有了新的思考。我认为,基金经理的价值就是为社会的融资和定价做出一些贡献。我们投的不是筹码,而是一家家的公司,买入公司不要时刻想着卖,要思考它的价值。
问:出于什么样的原因,让你选择了创业这条路?
刘明月:自己一直有着创业的情结,做公募时我曾在给投资者的一封信里提到“要为普通大众去理财”。在休息的那一年,这个想法有了升华,作为基金经理不仅要为普通大众理财,更要为一切合法收入者理财,不分收入高低,这是金融从业者的责任。
转做私募基金后,可以说自己的心态更稳定,不再顾虑排名或者跟别人比较。在此之前,我的投资策略给人印象是进攻性强,“矛”的特点突出,但到了私募我更加注重安全边际,要加上防守的功能,补充上“盾”的特点。
公募和私募最大的不同是仓位制度的不同,阳光私募最低仓位可以是“0”,这是私募最好的工具。对于基金经理来说,在公募时,仓位是选修课,在私募,仓位就变成了必修课。
从制度上来看,公募追求相对收益,私募是做绝对收益,要求更高,对自己的能力是一个更高的锤炼,挑战更大。投资的终极目标是获取持续的绝对收益,这也是投资的本源。
问:“善水源资产”这个名字有什么立意么?
刘明月:“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不管规模大还是小,我希望能做到业绩持续优秀、能为投资者带来稳定持续复利回报,能成为国内领先的私募基金管理公司。
问:你认为如何才能成为一位优秀的投资人?
刘明月:投资首先要坚持学习,每天看研报是学习,广泛阅读也是学习。除了投资的书,历史、人文类的书也都需要涉猎,广泛的知识有助于提升认知。
想要做好投资,还必须要勤奋。你要不断搜集数据,并进行严密的逻辑分析,并注重平衡,把握好度的艺术,尽量提高预测成功的概率。当然,最为要紧的是要注重格局与方向,做好风险控制。
此外,投资也要有良好的心态,面对市场要小心翼翼、如履薄冰,犯了错要及时认错,及时修正,以后不犯同样的错误。对于预测要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政策、基本面要勤于跟踪,这样才能少犯错误或者错误不要那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