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专访国联证券董事长葛小波:文化建设成企业高质量发展“软实力”党建是“红色引擎”

加入日期:2022-7-14 19:15:28

  顶尖财经网(www.58188.com)2022-7-14 19:15:28讯:

  近年来,证监会等监管部门屡屡提及上市公司要提质发展。在如何提质上,每家公司根据自己的特性采取了相应的模式,而对于国联证券来说,文化建设带来的“软实力”不容小觑,而在打造企业文化的过程中,党建已经成为“红色引擎”,带领国联证券在业务精进、投资者回报等领域屡创辉煌。

  “党建作为‘红色引擎’一直引领着国联证券文化建设和高质量发展,公司将党建工作做精、做细、做实,就是将党建和文化建设融入‘血脉’,就是将创新力、凝聚力、战斗力融入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专访时,国联证券董事长葛小波感叹道。

  从1992年无锡市证券公司成立以来(系国联证券前身),国联证券经历了市场化改革转型的蜕变,是发展的亲历者、参与者,时至今日,30岁的国联证券风华正茂,作为见证者,葛小波讲述了国联证券的“软实力”打造历程。

  党建写入公司章程

  文化建设融入公司治理

  “党建是行业机构高质量发展的首要战略,而文化建设则是行业机构服务人民美好生活、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源头活水和行动自觉。”采访中,葛小波向记者感慨道,国联证券30年发展过程中,既有高歌猛进,也有发展低谷。在资本市场发展大背景下,国联证券融合了无锡工商业文化精神,凝结了自身的文化内核,同时,党建引领为企业文化建设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政治保障。

  据葛小波介绍,国联证券将党建写入公司章程,党委班子成员与董事会、监事会、经营班子双向融合,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明晰责权边界,形成高效运转、有效制衡的“一委三会一层”治理格局。

  在党建品牌战略的引领下,国联证券还进一步健全了文化建设管理制度和文化建设工作的考核机制,制定文化建设专项考核方案,将文化建设专项考核纳入对机构、个人的考核评估和晋升体系,且定为“一票否决项”。

  在葛小波看来,将党建品牌创建与文化建设一体推进,多措并举落实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才能推动‘合规、诚信、专业、稳健’行业文化落地生根。交流过程中,葛小波多次提到“诚信、稳健、开放、创新”四个词,这是国联证券的经营理念,与“合规、诚信、专业、稳健”的行业文化不谋而合。

  “专业为立身之本,诚信为立业之本,将专业技能和诚信理念融入业务发展,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按照风险可测、可控、可承受原则,依法合规不动摇,防控风险不放松,才能促进公司稳健发展。”葛小波说道。

  采访过程中,葛小波多次提到“因您而行”这一文化理念,在此基础上,国联证券以上市代码中的“1456”为基础,积极构建形成了“先锋·行1456”党建品牌工作体系,即:建好“1”个“先锋·行”党建品牌,抓好强基、领航、红领、润廉“4”个工程,突出公司治理、社会责任、选人用人、经营发展、文化建设“5”个融入,打造改革创新、金融初心、财富管理、投教服务、乡村振兴、聚力聚心“6”个场景,进一步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改革优势、发展优势。

  “人才”与“文化”建设有机结合

  转型激发新活力

  2020年,国联证券在A股挂牌,跻身行业第13家A+H股两地上市券商。现如今,随着规模不断扩大,券商行业马太效应逐步显现,作为一家区域优势明显的中型券商,国联证券如何能实现突围?

  葛小波则给出了一个字的答案,“人”。“证券公司的业务是关于‘人’的业务,人力资源是证券公司最重要的资源。在调动个人积极性和形成团队合力过程中,体制机制和公司文化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吸引人才、培养人才、激励人才方面,国联证券已形成一整套特色体系。在国联证券的人才队伍建设中,通过内部倡导合伙人文化,将文化建设与人才队伍建设有机结合,以市场化改革为抓手,强化专业骨干和关键岗位人才引进,基本形成“领军将才、中坚骨干、潜力新兵”层次清晰健全的人才梯队,并以薪酬能增能减的市场化考核机制“考”出内生动力。同时,国联证券还设立了年度业务协同奖,完善协同机制,调动一切资源、激活全部力量、融合关键环节,推动协同创效。

  而员工持股是完善员工与公司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长效激励机制,是企业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抓手。葛小波表示,近日,公司已完成2022年度员工持股计划的认购资金募集工作。公司2022年度员工持股计划实际参与人数为342人,认购总金额为人民币6811万元,其中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认购金额合计占比为22.29%。“公司对宏观经济、金融市场及公司基本面有信心,以公司、股东和员工三方的利益最大化,奠定公司可持续发展基础。”

  葛小波认为,公司对人才职业文化价值观的统一,确保了其与公司战略一致,与企业发展形成协同。有了基础,才能聚心聚力,加快改革创新,回归金融初心,推动财富管理转型,这也是当下及未来的重要战略目标。

  谈及未来转型的方向,葛小波坦言,未来在战略层面,国联证券将通过推进泛财富管理转型、资本中介战略、“投行+投资”战略以及科技金融战略四大战略,全面助推公司转型升级。泛财富管理战略方面,通过以泛财富管理战略为核心,着力推动传统经纪业务和资产管理业务向泛财富管理业务转型;资本中介战略方面,从传统的方向性自营交易向风险中性的资本中介交易转型;“投行+投资”战略方面,推动传统通道型投行业务向“投行+投资”的综合性大投行业务模式转型;金融科技战略方面,加大投入,构建与战略目标匹配、业务发展融合的服务、创新能力,聚焦机构客户、高净值客户、长尾客户需求,打造差异化竞争力。

  “成为受人尊重的投资银行

  “成为受人尊重的投资银行是企业愿景,也是我们一直在努力的方向。”葛小波告诉记者,国联证券一直在服务居民财富管理、投资者回报及投资者教育方面不遗余力。

  在服务居民财富管理方面,国联证券已形成了“大方向”基金投顾品牌,通过专业化的资产配置和投资顾问服务,助力居民财富管理。葛小波透露,未来,公司将进一步推进理财服务模式转型,摸索尝试基金投顾和股票投顾“千人千面”的资产配置服务模式,让更多普通投资者享受到“大方向”基金投顾服务。

  此外,国联证券以国家级投教基地为平台,通过多层次财商课程体系,推动财商教育进校园,打造“find凡能仙”高校理财大赛和“友友商学院”两大校园投教品牌,同时借助媒体平台流量优势,普及金融安全知识、提升大众财商素养和理性投资理念。

  在股东长期回报方面,国联证券上市两年累计分红占比可供分配净利润的40.2%,向市场传达稳健经营、持续盈利的积极信号,推动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理念深入人心。

  “证券公司作为资本市场重要参与者,承担着交易组织、财富管理、投融资安排及流动性提供的角色。在党建引领下,同时财富管理转型,深入开展投资者保护,服务产业升级、绿色发展、乡村振兴等战略的实施,国联证券也在向着‘一家盈利能力强、具有自身特色的优质大中型券商’的目标迈进,持续以自身高质量发展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葛小波如是说。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网)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网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