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行业研究 >> 文章正文

电力设备及新能源年度策略:精选赛道,静待花开

加入日期:2023-12-19 14:17:42

  顶尖财经网(www.58188.com)2023-12-19 14:17:42讯:

(以下内容从东海证券《电力设备及新能源年度策略:精选赛道,静待花开》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特高压板块: “ 十四五” 期间国网规划特高压路线“ 24交14直” , 涉及线路3万余公里, 总投资3800亿元。 前期受到疫情影响,导致特高压建设进度后移, 截至当前“ 十四五” 规划实际开工6交4直, 整体进度不及预期。 特高压工程从核准至投运全程周期约2年, “ 十四五” 期间规划线路, 相关特高压直流项目最迟需要在2024年上半年获得核准。 目前十四五期间剩余待核准开工10条( 9直1交) , 预计已经明确规划的“ 5直1交” ( 蒙西-京津冀、 甘肃-浙江、 陕北-安徽、 陕西-河南、 藏东南-粤港澳大湾区、 大同-怀来-天津北-天津南) 将于2024年核准开工, 2024年有望迎来核准开工高峰期, 明年业绩有望兑现, 建议关注单线价值较高、 竞争格局较为集中的环节。
配电网板块: 政策驱动新能源车下乡, 鼓励适度超前建设充电基础设施, 对农村电网带来挑战;分布式光伏推广, 电网扩容、 升级、 智能化需求有望加速释放, 推动2024年配网投资边际向好。 配电网升级、 智能化主要关注:提升配电网控制水平和自愈能力,有望带来配电网继电保护升级以及中压配电网一二次融合开关、 断路器渗透率提升;提升配电网电能质量, SVG需求有望加速释放。
出海板块: 海外电力设备需求旺盛, 供给紧张, 市场空间广阔, 出海核心因素是渠道与品牌认可度, 建议关注具有认证及海外渠道布局先发优势的企业, 投资方向建议关注变压器和智能电表板块。 从需求端来看, 美国电力设备老旧更换、 新能源发展、 制造业回流, 推动电力扩容, 电力设备需求旺盛;欧盟电网设备老化严重限制能源转型, 拟投资4.55万亿人民币进行电网升级和跨境电网建设; “ 一带一路” 地区及国家新能源处于发展初期、 中低端制造业流入, 电力系统亟待扩容。 从供给端来看, 交付周期大幅度延长、 原材料短缺、 海外厂商扩产受限, 海外供给紧缺。 从市场空间来看, 根据国际能源署(IEA)预测, 2023年中国/美国/欧洲/经合组织及其他地区的电网投资额将分别达850/850/650/950亿美元左右, 海外市场空间是中国市场3倍左右。
工商业储能领域:建议关注: 1) 逆变器及系统集成环节: 盛弘股份:聚焦储能PCS, 产能布局领先, 2022年储能PCS出货量全球前十; 上能电气:已实现储能业务全产业链及光储一体化布局, 业务协同优势显著, 储能逆变器出货量国内领先。 2) 储能电芯环节: 鹏辉能源:以储能业务为主要发力点, 储能电池产能有序扩张、 拥有多款技术领先产品, 具备渠道及客户双重优势,公司钠离子电池已于今年实现量产; 亿纬锂能:积极布局海外业务, 上、 中游材料布局强化公司盈利, 储能业务迅速增长,2022年公司储能出货约10GWh。 3) 从其他领域切入工商业储能赛道, 业务间协同效应显著、 客户资源丰富的企业: 林洋能源:2022年布局储能板块, 已实现上中游全产业链布局, 与亿纬锂能合资建设储能电芯厂( 产能10GWh/年) , 成本优势显著, 借助公司在智能电表及光伏业务端的前期积累, 工商储客户开拓及维护同样具备优势。
全钒液流电池领域:建议关注: 钒钛股份:世界主要钒制品供应商, 业务拓展至钒电解液制造。 截止2023年上半年公司已建成4.3万吨/年钒制品+2000m3/年电解液产能, 另规划有60000m3/年电解液产能将视行业发展情况于2023-2024年启动建设。 河钢股份:钒电池产业链布局涉及钒矿资源、 电解液及电池模组制造等多个环节, 截止2023年上半年已形成钒产品产能2.2万吨/年( 全国第二) +电解液产能1000吨/年, 并计划于2025年前分三期建设5万立方/年钒电解液产线和300MW/年钒电池装备产线。永泰能源:通过并购矿企+购买专利加快公司钒电池全产业链布局, 预计2024年下半年将形成3000吨/年高纯五氧化二钒产能+300MW/年钒电池储能模块装配及系统集成产能。 易成新能:打通“ 光伏电池片及组件生产—光伏电站建设—储能” 产业链条,控股子公司开封时代已具备300MW/年钒电池储能系统产能, 电堆等核心关键部件已实现自主研发生产。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