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公司信息 >> 文章正文

钠离子电池产业化提速 孚能科技首款配套钠电车型下线

加入日期:2023-12-29 18:06:11 【顶尖财经网】



分享到:



  顶尖财经网(www.58188.com)2023-12-29 18:06:11讯:

    本报记者 曹琦

    钠离子电池产业化提速。12月27日,中科海钠官微宣布,与江淮钇为联合推出的钠电版花仙子电动车于当日下线,预计明年1月开始批量交付;12月28日,孚能科技配套的首款江铃易至EV3(青春版)251km版本钠电车型下线。

    “随着越来越多的钠电车型批量生产,钠离子电池的产业化时代即将来临。”沃达福数字汽车国际合作研究中心主任张翔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续航里程普遍在250公里左右

    记者注意到,上述两款新能源汽车均为A00级车型,续航里程普遍在250公里左右。其中,孚能科技与江铃新能源合作的首款钠电车型——江铃易至EV3,单车电池容量为21.4kW.h,续航里程达251km。

    据孚能科技介绍,该车型的钠电采用层状氧化物+硬碳的技术路线,具有能量密度高、安全性能好、低温性能优异、循环寿命长等优势。

    作为三元软包动力电池领军企业,孚能科技一直非常重视技术创新,“目前公司采用的层状氧化物+硬碳的技术路线,可以匹配现有的三元产线,减少产能的反复投资。除了层状氧化物路线,公司也在预研普鲁士蓝、聚阴离子等其他技术路线。”孚能科技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

    根据规划,公司将于2024年推出第二代钠离子电池,能量密度将达到160-180Wh/kg;2026年,产品能量密度将进一步提升至180-200Wh/kg,以满足更多应用场景的需求。

    今年以来,无论是国家还是行业层面,都在积极推动钠离子电池的产业化。今年1月,工信部等六部门印发了《关于推动能源电子产业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快钠离子电池技术突破和规模化应用。今年7月,由无锡市锡山区政府、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等主办的第二届钠离子电池产业链与标准发展论坛召开,并发布了《2023年钠离子电池产业研究报告》及“全国首批钠离子电池测评名单”,中科海钠、鹏辉能源、蜂巢能源等17家企业通过了测评,钠离子电池产业化有望加快。

    钠离子电池产业化如何提速

    “相比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一方面是成本更低,另一方面是安全性能更高,未来有望成为动力电池领域一条重要的技术路线。”张翔表示。

    钠离子电池市场前景广阔,华金证券研报称,全球钠离子电池的需求量有望从2023年3.6GWh增长至2025年65.8GWh,成长空间巨大。这一赛道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企业布局,据高工产研统计,2023年我国钠电池规划总产能超过100GWh/年。高工产研预测,2023年至2025年,钠离子电池企业有效产能将分别达到19GWh、25GWh、60GWh。

    当前,钠离子电池产业化如何提速?对此,“钠离子电池在一定程度会取代部分磷酸铁锂电池的市场,不过在实际应用中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真锂研究创始人墨柯告诉《证券日报》记者,“在成本方面,尽管下降潜力巨大,但生产端的成本目前还是偏高的。”

    值得注意的是,在碳酸锂价格跌至10万元一吨的当下,钠离子电池是否仍然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对此,有业内人士表示:“钠离子电池量产产品相比磷酸铁锂体系成本降低30%以上。”

    公开资料显示,以NaCuFeMnO/软碳体系的钠离子电池较磷酸铁锂/石墨体系的锂离子电池材料成本更低,可降低30%至40%。从成本材料结构来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成本占比最高为43%,而钠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成本仅为26%。

    孚能科技上述负责人称:“公司会把钠电作为战略研发项目持续推进,因为钠电不仅在原材料供应上可以应对锂资源分布和供需不均带来的影响,性能和成本上也能在锂电和铅酸电池之间取得平衡。随着研发的深入以及产业链的成长,钠电将具备一定的市场应用前景。”

    

(编辑 闫立良)

编辑: 来源:



    郑重声明: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立即改正!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顶尖财经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出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文不作为投资的依据,仅供参考,据此入市,风险自担。发布本文之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顶尖财经网赞同或者否定本文部分以及全部观点或内容。如对本文内容有疑义,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