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反面案例解读:2023年或有望走出持续性较长的“躁动反攻”行情——投资策略周报-20230205
1、历届持续性较长的“春季躁动”共性特征
比较过去二十年“春季躁动”行情,持续期超过50个交易日(约3个月)的年份包括:2006年、2009年、2015年、2016年和2019年。其中,剔除2015年“水牛”行情外,其余年份均是处于国内经济上行周期。
我们归纳上述拥有较长“躁动行情”的年份,其在上涨阶段或具备以下五个方面特征:(一)国内经济趋于改善;(二)市场剩余流动性充裕,亦呈现趋势性改善;(三)ERP处于阶段性高点,并向均值趋于收敛;(四)通胀尚未明显上涨,贴现率尚处于较低水平;(五)估值合理甚至偏低水平。——上述共性背后的逻辑:一方面,A股市场基本面在国内经济复苏的大环境下,试图提前兑现该年一季度(Q1)向好的财报预期;另一方面,估值在低通胀、低利率环境下,借风险偏好及剩余流动性回升之力,亦呈现出底部向上扩张的态势。
2、“春季躁动”行情的终结因子
“躁动行情”如何被“打断”,又将何时结束?参考2021年,躁动行情持续到该年2月结束。原因如下:(1)工业用电、PMI及中长期企业贷款等经济指标均高位回落;(2)M1由1月14%“峰值”呈现趋势下降;(3)2021年2月ERP已经降至1倍标准差下限,风险偏好已经处于较高水平;(4)2021年3月PPI已升至4.4%,并呈现出趋势性抬升,导致10年期国债收益率升至3.2%以上的阶段性高点;(5)创业板指估值分位数已升至90%以上分位数水平。——即终结“躁动行情”的逻辑:盈利预期下修及估值驱动力(行情838275,诊股)明显减弱,甚至是估值下挫。
3、本轮“躁动反攻”行情或具备较长的持续性
2023年站在当下,无论是国内经济、市场剩余流动性、风险偏好,还是估值水平均处于“底部向上”的态势,且通胀尚未升温,贴现率依然维持在较低水平,即经济复苏周期下,既没有估值约束,亦没有信用约束,完全满足上述年份的同性特征。故我们预判2023年或有望走出持续性较长的“躁动反攻”行情,甚至有望承接上2023Q1财报行情。
配置建议:(一)成长风格具备基本面支撑,且受益于流动性与风险偏好弹性或将是市场主线,包括:(1):机械自动化、设备(储能>光伏)和新能源汽车(整车、电池、能源金属);(2)既有“政策底”又具有基本面逻辑自主可控方向:、半导体(设备&材料)、、军工。(二)券商布局正当时:“赔率”受益于流动性扩张周期,“胜率”静待基本面“反转”。(三)受益于消费场景放开,布局:美容护理、社会服务、互联网电商及家电。
风险提示:国内经济复苏不及预期,美国超预期加息,工业用电未见明显扭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