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行业研究 >> 文章正文

汽车行业新能源转型赛道周动态(2023年5月第1期)

加入日期:2023-5-11 16:33:21

  顶尖财经网(www.58188.com)2023-5-11 16:33:21讯:

(以下内容从国元证券《汽车行业新能源转型赛道周动态(2023年5月第1期)》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一、05/09汽车行业一览
二、细分赛道一周新闻跟踪
2.1传统车企新能源转型领域
1、领克08:纯电续航245km,综合续航1400km(2023.05.06)
5月6日,领克汽车官方公布领克08的动力、续航等更多配置信息。领克08车长在4.8-4.9米之间,将搭载EM-P超级增程电动方案,支持三电机四驱,百公里加速5秒内,最高扭矩超900N·m,综合功率超400kW;并将配备39.6kWh三元锂电池,CLTC工况纯电续航里程245km,综合续航里程1400km。
2、大众ID.7旅行版无伪谍照曝光(2023.05.07)
5月7日消息,外媒曝光了一组大众ID.7旅行版的无伪谍照。新车定位纯电动中型旅行车,是大众ID.7VIZZION的旅行版本,同样基于大众MEB平台打造,预计将在2024年上市。
3、比亚迪与Andor合作汉EV/海豚等车将引入厄瓜多尔销售(2023.05.08)
从官方渠道获悉,比亚迪在厄瓜多尔首都基多举行品牌发布会,携汉EV、元PLUSEV和海豚三款车型亮相厄瓜多尔,并宣布与厄瓜多尔汽车经销商集团Andor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推动厄瓜多尔乘用车市场的发展。
4、长城汽车巴西首座新能源工厂明年启动运营产能每年10万辆(2023.05.08)
近日,长城汽车在巴西与圣保罗州政府签署“氢能合作开发备忘录”,并透露目前伊拉塞马波利斯工厂正在按照长城汽车全球智慧工厂标准顺利升级中,将在今年上半年启动生产线的现代化改造和扩建,预计于明年5月1日正式启动运营。未来,该工厂产能将增加至每年10万辆,并创造2000个直接就业机会。
5、比亚迪将在越南生产电动汽车(2023.05.08)
盖世汽车讯,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比亚迪计划在越南生产电动汽车,并希望得到越南政府的支持。5月5日,越南副总理TranHongHa与比亚迪董事长兼创始人王传福在越南首都河内会晤。今年2月份,彭博社就曾报道称,菲律宾贸易部副部长CeferinoRodolfo表示,菲律宾、越南和印度尼西亚正在竞相吸引比亚迪落户建设电动汽车组装工厂。Rodolfo当时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比亚迪正与菲律宾进行“深入讨论”,比亚迪的代表们仔细考察了菲律宾的潜在工厂选址,并且可能会在第二季度决定新厂厂址。
去年9月份,比亚迪正式宣布其全资投建的首个海外乘用车工厂正式在泰国落地。比亚迪泰国工厂将采用最先进的右舵汽车技术,预计将于2024年开始运营,年产能约15万辆,生产的汽车将投放到泰国本土市场,同时辐射周边东盟国家及其他地区。
2.2产业链信息跟踪(电驱动、800V高压平台、功率半导体、充电桩)
1、东风科技:公司为徐工集团提供汽车零部件产品(2023.05.05)
2023年5月5日,东风科技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为徐工集团提供汽车零部件产品。东风科技4月28日晚间发布一季度业绩公告称,2023年第一季度营收约14.98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1067万元:基本每股收益0.0227元。
2、国电南瑞召开业绩说明会:新型电力系统加快构建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2023.05.05)
5月5日,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召开2022年度暨2023年第一季度业绩说明会,公司董事长冷俊先生,董事、总经理张贱明先生,总会计师、董事会秘书方飞龙先生,独立董事熊焰韧女士出席会议并与投资者进行了沟通交流。
2023年第一季度,国电南瑞继续实现开门红。单季度营业收入达61.95亿元,同比增长7.65%;实现归母净利润5.26亿元,同比增长38.68%。公司业绩持续保持较快增长,为全年业绩增长奠定了基础。
3、卧龙电驱于上海参设节能技术公司,注册资本1亿元(2023.05.06)
近日,卧龙(上海)节能技术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庞欣元,注册资本1亿元人民币,经营范围包含:节能管理服务;碳减排、碳转化、碳捕捉、碳封存技术研发;新材料技术研发;合同能源管理等。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共同由卧龙电驱等共同持股。
4、卡倍亿:公司的汽车线缆产品没有供应给小米手机和小米汽车(2023.05.08)
卡倍亿在互动平台表示,卡倍亿是一家专业生产汽车用电线电缆的公司,卡倍亿的主营业务是向汽车线束厂商销售汽车线缆产品。目前,公司的汽车线缆产品没有供应给小米手机和小米汽车。
5、特变电工于天津投资设立智慧能源管理新公司(2023.05.08)
近日,特变电工(天津)智慧能源管理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宋辉,注册资本2000万元人民币,经营范围包含:合同能源管理;热力生产和供应;供冷服务;余热余压余气利用技术研发等。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特变电工间接全资控股。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