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尖财经网(www.58188.com)2025-3-31 22:08:51讯:
本报讯 (记者袁传玺) 3月28日,北京赛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赛目科技”)发布截至2024年12月31日年度业绩,赛目科技收入2.22亿元,同比增长26.3%;净利润约为5509万元,同比增长3.1%;每股基本盈利0.55元。 对于收入和利润的增长,赛目科技在年报中表示,这主要得益于智能驾驶技术不断发展及在中国的接受度不断提高,以及集团持续优化和升级现有的解决方案、增加投资创新力度及增强新产品能力。 作为自动驾驶安全验证龙头企业,赛目科技刚刚于今年1月中旬登陆港交所,这也标志着公司就此迈入国际资本市场,开启发展新篇章。尽管身处当前如火如荼的智驾行业,但这家公司始终保持定力,宁愿“稳”一点,追求更为坚实的增长和发展。“我们与行业共同成长,深刻理解测试验证和事故的因果关系,服务产业各方建设安全验证体系是赛目的使命。”近日,赛目科技总经理何丰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坦言,“在安全验证领域,慢即是快,我们希望‘稳’一点,希望有更好的现金流,更多的人才,更准的方案,更快的服务,能够把客户深度支撑好。” 营收稳健增长 现金储备充裕 ICV(智能网联汽车)仿真测试行业,被视作自动驾驶落地的加速器。它可以通过精确模拟各种驾驶场景、节约测试成本和时间、促进技术迭代与升级等方式,为自动驾驶汽车的商业化落地提供强力支持。 据了解,赛目科技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填补了国内自动驾驶仿真领域的技术空白,助力工业软件国产化。同时,赛目科技构建了覆盖仿真、场地、道路、数据、咨询、实验室等关键要素的全方位自动驾驶安全验证解决方案,通过自主研发的Sim Pro、Safety Pro等工具链,结合封闭场地测试、真实道路测试及海量数据分析能力,为客户提供从技术研发到合规认证的完整解决方案,确保自动驾驶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智能化水平。 值得关注的是,赛目科技股东背景独特,除创始人等控股股东一致行动人外,公司第二大股东为赛迪检测认证中心有限公司。该公司由工信部下属“中国软件评测中心”以及“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两个单位合资成立。 凭借公司自身的技术优势和产品竞争力,赛目科技迅速成长为国内领先的自动驾驶安全验证解决方案提供商。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按2023年的收入计,赛目科技是中国ICV测试、验证和评价解决方案行业的最大市场参与者,市场份额达约5.3%。 财报显示,赛目科技2024年收入结构持续优化:核心业务ICV仿真测试软件及平台收入1.34亿元(占比60.3%),同比增长33.1%,反映智驾行业对高效测试工具的刚性需求;ICV数据平台及其他产品收入为2062.1万元,同比增长3.5%;ICV测试及相关服务收入为3794.1万元,同比略微下降2.6%;高附加值顾问及其他服务收入增长80.9%至2952.8万元,同比增长80.9%体现标准产品外的定制化能力;数据平台及其他业务保持稳定增长,测试服务收入因客户项目节奏短期调整2.6%。 整体上,2024年公司的业绩表现延续了一贯以来的稳健增长。2019年至2024年,赛目科技的收入分别约为806.6万元、7120.3万元、1.07亿元、1.45亿元、1.76亿元、2.22亿元;净利润分别为559.4万元、5157.9万元、3757.1万元、4868.6万元、5343.1万元、5509万元。 相比2024年总营收增长26.3%,公司净利润3.1%的增长率略有放缓。对此,赛目科技方面解释称,这主要归因于基础算力设备的投资增加以及持续的研发投入力度加大,阶段性战略投入将为中长期竞争壁垒奠定基础。财报显示,2024年公司的研发开支同比大幅增长20.4%,达到了8587万元,占全年收入的38.7%。 此外,公司整体财务状况稳健,现金储备充裕。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上年度的1.18亿元增加至2.08亿元,流动资金状况良好,为未来发展提供了强劲保障。 智驾行业风口之上强调“慢”和“稳” 当前,自动驾驶正在加速驶来。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多家车企近日发布了自己的智能驾驶系统,比亚迪宣布全系车型标配高阶智能驾驶系统;吉利推出基于AI“世界模型”等打造的“千里浩瀚”智驾系统……据德勤预测,2026年全球高阶智驾市场规模将突破820亿美元,其中中国供应商占比有望提升至28%。 面对智驾行业巨大的风口,何丰的观点冷静务实。在他看来,自动驾驶技术商业化还在探索推进之中,目前在乘用车市场,自动驾驶技术的“平权”意味着更大规模的普及,从汽车产品的角度思考,安全就是第一要求。安全验证体系作为“托底”的基础能力,是先进技术安全使用的必然选择。 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5上表示,将加快自动驾驶产业化发展,有条件批准L3级自动驾驶车型生产准入。另一方面,仿真测试在智驾行业属于细分小众赛道。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2023年,国内ICV测试、验证和评价解决方案市场规模为33亿元。目前,公司凭借2亿多元的营收已经做到了行业头部。 在采访中,何丰也屡屡强调“慢”和“稳”:持续深耕仿真测试领域,先把产品力做扎实,把现有的技术做深做强,慢慢融入新技术,以稳定的状态做好自动驾驶行业商业化落地的有力支撑;在财务上,保持稳健可持续的业绩增长,保持较好的现金流。“比较理想的状态是收入和利润每年实现20%的增长,未来各类智能化装备市场会持续快速发展,作为产业链上不可或缺的一环,相信公司会实现更好的发展。” 谈及未来,何丰表示,除了进一步深耕国内市场,做大做强自动驾驶安全验证业务,拓展海外市场是公司登陆国际资本市场的一个重要考量,公司已经在中国香港设立研发中心,吸引高质量的人才;进军国际市场的底气是公司在国内“卷”出的能力,响应国际客户的需求,拓展市场为股东创造价值。同时,何丰透露,公司也在积极跨界探索,培育新增长点,凭借强大的仿真技术能力,开拓了无人机管理、数字孪生城市、智慧农业等新兴领域,持续扩大技术应用边界。 (编辑 李波 贺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