险企股权投资探索频频
除了此次拟参与设立上海科创三期基金,太保寿险2021年也参与了上海科创二期基金的投资,投资份额为25%。年报显示,2024年末投资余额为14.54亿元。
2024年,中国太保与中金资本共同发起成立绿碳科技私募基金落地湾区,为大湾区产业绿色转型升级提供重要资金支撑。今年2月,名为“中金钛合绿碳科技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深圳)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的基金完成30.03亿元资金募集。
除了科创领域,中国太保也在康养领域展开不少探索。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官网显示,中国太保旗下太保资本已备案了6只基金,包括南京太保二期大健康产业基金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太保源申康复股权投资基金(武汉)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南京太保鑫汇致远股权投资基金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太保长航股权投资基金(武汉)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太保鑫益壹号私募投资基金(上海)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和太保大健康产业私募投资基金(上海)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这些基金多围绕康养产业布局展开。例如,2022年备案成立的太保源申康复股权投资基金(武汉)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投资标的包括厦门康复医院、济南康复医院等。
除了中国太保,保险机构近年来股权投资探索整体较为积极,其中既有政策牵引助力实体经济发展原因,也与利率下行背景下险资配置策略有关。从行业层面看,主要集中在两大方向:与保险主业密切相关的养老和大健康领域,以及国家战略支持的重点领域,包括新能源、科技制造等行业。
例如,2024年,中国人寿集团发起设立总规模100亿元、首期规模50亿元的银发经济产业投资基金,这是保险行业首只银发产业主题的股权基金。
中国人寿管理层在2024年业绩会上提到,用好用足500亿元的大健康基金、200亿元的大养老基金和100亿元银发经济产业基金,持续推进“保险+康养”生态体系建设,加强大健康、大养老服务供给企业的合作投资,成为银发经济的重要参与者、供应者。
去年7月29日,中国人保旗下人保资本联合人保财险、人保寿险、人保健康等公司设立了总规模100亿元的人保现代化产业投资基金,这是保险业内首个以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为核心目标的保险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去年8月8日,名为“苏州人保现代化产业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的基金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完成备案。
业内人士预期,未来,随着保险资金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对私募股权基金投资的日益重视,保险私募股权基金的规模有望继续增长,将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推动产业升级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4月3日,金融监管总局发布了《关于保险资金未上市企业重大股权投资有关事项的通知》(下称《通知》),将保险资金重大股权投资的行业范围扩大至与保险业务相关的科技、大数据产业,引导保险资金加大对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股权投资力度,精准高效服务新质生产力。
金融监管总局有关司局负责人表示,《通知》的起草原则之一在于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部署,推动保险资金服务社会民生、实体经济和国家战略,发挥长期资金和“耐心资本”优势。
《通知》同时要求保险机构加强对被投资企业的统筹管理,建立健全股权投资决策流程与授权管理机制,加强内部控制管理,压实保险机构主体责任。
据了解,下一步,金融监管总局将持续深化保险资金运用改革,完善监管政策,加强监督管理,推动保险资金加大对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股权投资力度,精准高效服务新质生产力,促进保险业高质量发展。
责编:林根
排版:刘珺宇
校对:王朝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