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行业研究 >> 文章正文

电子行业专题报告:中美关税对垒,产业升级趋势明确,自主可控全面加速

加入日期:2025-4-16 5:34:00 【顶尖财经网】



分享到:



  顶尖财经网(www.58188.com)2025-4-16 5:34:00讯:

(以下内容从华福证券《电子行业专题报告:中美关税对垒,产业升级趋势明确,自主可控全面加速》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投资要点:
中美关税对垒拉开帷幕,关税豁免暂缓消费电子产业链压力。
自美东时间4月2日特朗普签署《对等关税行政令》至今,美国采取分层式关税打击,并对华重点采取基准叠加、动态升级和东南亚围堵等策略。我国快速响应,锁定关键技术环节,实施非对称反制。而电子作为进出口关键领域成为“主战场”,按照商品类别来看,机械电子类为美国对华进/出口额占比第一类的产品,也成为本次关税对垒的必争之地。4月11日晚间,美国海关发布公告,对包括集成电路、半导体器件、闪存、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显示模组等商品豁免“对等关税”,暂缓美企供应链压力。中国消费电子制造服务厂商凭借成熟产能和成本效率,进一步巩固其市场地位,相关产业链公司估值有望修复。
产业升级趋势明确,半导体自主可控全面加速。
尽管美国宣布豁免部分电子产品关税,但半导体产业链自主可控进程的加速不会受美关税政策的摆动所影响,半导体产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结构性变革。
首先,模拟芯片迎来广阔市场空间。目前,全球前两大模拟芯片企业TI与ADI均为美国厂商,根据TechSugar数据,德州仪器2024年模拟业务收入为121.61亿美元,据测算中国区销售额可能超过23亿美元,这至少是本土厂商的约四倍以上,即模拟芯片国内市场需求远高于国产厂商供给量。TI与ADI主要晶圆生产均在美国本土,因此加征关税后其产品在中国的价格会显著上涨,而国内模拟芯片厂商产品价格竞争力增长,应用领域拓宽,迎来替代海外市场广阔机遇。
与此同时,作为芯片的底座,国产设备、材料、零部件进入自主可控历史性窗口期。半导体设备方面,其仍具有较高集中性,2024年全球前五大设备厂商占全球市场份额超85%,但当前国产设备厂商已处于突破替代的加速期,北方华创近期推出首款离子注入机,技术对标国际竞品;新凯来近期发布31款高端装备,完成几乎全产业链覆盖。半导体材料方面,我国已具备较好的国产化基础,在部分细分领域已跻身全球第一梯队,如江丰电子的高纯度溅射靶材市占率位列全球第二。但同时我国在光刻胶、电子特气、前驱体等高端材料领域仍存在结构性短板。截至2024年,中国主要晶圆制造材料国产化率仍普遍在40%以下,光刻胶仅13%。而在关税政策影响下,我国在高端材料领域的国产化突破也势必加速推进。半导体零部件方面,其常年被美日欧高度垄断,阀门、泵类、密封圈基本依赖进口。而当前,我国企业已在部分零部件细分赛道相继取得突破,半导体零部件已进入了产品拓展、客户导入的快车道,该趋势也必将在关税紧张格局下进一步深化。
投资建议
手机/PC的关税豁免带来的相关产业链公司估值修复方面,建议关注歌尔股份领益智造立讯精密水晶光电东山精密蓝思科技鹏鼎控股、高伟电子、舜宇光学科技等。
关税对垒带来半导体自主可控全面加速,模拟芯片方面,建议关注纳芯微、韦尔股份圣邦股份晶丰明源艾为电子思瑞浦、杰华特、龙迅股份、美芯晟等;半导体设备,建议关注北方华创中微公司,拓荆科技等;半导体材料,建议关注鼎龙股份昌红科技南大光电石英股份兴森科技沪硅产业等;半导体零部件,建议关注新莱应材华亚智能昌红科技江丰电子、先锋精科、茂莱光学、
正帆科技石英股份等;光刻机,建议关注茂莱光学,福光股份苏大维格腾景科技晶方科技等。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及下游需求不及预期风险,国产化进程不及预期风险,地缘政治风险,汇率变动风险,原材料供应紧张及价格波动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fund

编辑: 来源:



    郑重声明: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立即改正!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顶尖财经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出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文不作为投资的依据,仅供参考,据此入市,风险自担。发布本文之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顶尖财经网赞同或者否定本文部分以及全部观点或内容。如对本文内容有疑义,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