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控逻辑和财务资源配置是关键
秉持“量增、价降、质优”的信贷原则,截至2024年末,广发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961亿元,较年初增长175.1亿元,增速为9.8%;民营企业贷款余额5132亿元,较年初增长396亿元,增速8.3%,均大幅超过3.5%的各项贷款增速。
再来看价格:2024年末广发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价格较上年下降112个BP,显著低于全行新发放贷款价格;民营企业平均融资成本较上年下降64BP。
为什么敢给“独角兽”和“瞪羚”们放较低利率的贷款,对企业成长性的科学判断,和基于这个判断衍生出的审批逻辑、财务资源配置、不良容忍政策是关键。
吴海盛告诉记者:去年广发银行加快了普惠金融2.0模式的转型,重点就是通过产品、风控和运营的数智化转型,强化对专精特新、供应链等重点业务领域小微企业金融支持力度。
企业可以暂时没有规模化盈利,但是不能没有订单情况、贸易背景等真实数据。
吴海盛总结,不管是在产品研发还是获客环节,真实的贸易背景等数据,都被广发银行纳入在内。“我们把前端真实数据、贸易背景信息引入产品审批模型,建立‘大数据+名单制’的产品研发模式;再根据真实的客户背景、真实的贸易场景实现线上化批量、精准获客,改变传统的单散获客模式。”他说。
另据吴海盛介绍,广发银行力推的“风控数智化转型”还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帮助小微客户从贷款申请、审批、出账、还款实现全线上化;二是加强风控模型持续迭代和调整,使其能更强化对特定融资场景的适用性,比如将 AI应用于精准挖掘小微客户的融资需求和提高内部风控效率层面。
基于授信决策,广发银行加大了倾斜财务资源配置,对普惠小微客户实施优惠政策。
据广发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林德明介绍:目前普惠贷款FTP定价较其他贷款低80BP;对包含民营企业在内的关键领域贷款实行FTP优惠,对绿色信贷、科技创新、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较其他贷款优惠30BPs。这样就能让基层更有动力对普惠及民营客户进行授信。
同时从机制上,广发银行还修订完善了普惠业务尽职免责制度及流程,这是为了营造鼓励担当的积极氛围。2024年,全行小微企业出现不良的业务中,有93%以上最终认定为尽职免责,不予问责。
主打地域差异化,因城施策
因城施策,也是可以被总结出来的、广发银行加大对科创企业融资支持的标志性做法。
“我们通过推动和指导各分行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状况和区域特点,因地制宜、因城施策,充分利用好当地的行业特色、产业集群和重点领域,一户一策形成特色专案。在授信主体、经营实体、担保方式、授信方案、风险策略等方面进行差异化调整。” 林德明说。
为了聚焦义乌当地经济特色,广发银行杭州分行于去年8月在义乌设立系统内首家二级部门国际业务中心,辐射整个分行的国际业务发展。据广发银行杭州分行行长史智宇介绍:该中心主要负责全辖国际结算、结售汇及外汇衍生品业务的管理、产品推广、业务审核、政策咨询解答和指导等工作。中心人员均具有丰富的外汇业务经验,同时派员驻点义乌分行办公,深入一线了解市场需求,快捷响应市场。
在跨境电商业态密集的宁波,广发银行首发推出跨境电商企业专属融资方案“广商贷”,为跨境电商平台上的出口电商卖家提供基于销售数据的信用贷款,最高支持2000万的授信额度。
在“中国菠萝之乡”广东湛江徐闻县,广发银行针对湛江菠萝种植环节的季节性资金需求,推出“菠萝贷”专项产品,已为当地菠萝产业授信超5000万元。
在江西,依托该省官方平台的涉农保险保单数据,广发银行引入当地农业专业担保公司增信,推出“农保贷”线上贷款产品,农户可通过线上完成贷款申请、审批、放款、还款等操作。
“因城施策”的同时,广发银行作为中国人寿集团的成员,也借力其他成员单位给予企业综合金融支持。
以杭州分行为例,该行积极协同集团养老险、财险、寿险等成员单位,针对养老金融类产品推出了贷款专案,以及嫁接财险和个人经营性贷款的融合产品“台州食安贷”。目前,杭州分行和其他成员单位还在积极探索基于经营性车险客户的贷款产品。
责编:杨喻程
排版:王璐璐
校对:彭其华

